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10月9日,“选树好人典型 传承榜样力量”——2023年第三季度“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举行。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农村局退休返聘农技干部陈定全被授予敬业奉献类“四川好人”。
他潜心研究、孜孜不倦,自掏腰包15万元,四处学习前沿水稻育种知识;他不惧困难、不屈不挠,成功培育了多个“王家贡米”优质品种并推广种植。
从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员到昭化区“王家贡米”育种团队带头人,陈定全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田地里,从未停歇。
陈定全先后获得了全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昭化区科技拔尖人才、追光2022“天府人物提名”等诸多荣誉。
“天选种粮人” 厚植丰收的梦想不“退休”
被昭化人民赞为“天选种粮人”的陈定全,秉持着对水稻的热爱,10余年来,他品遍了来自全国各地500多个品种的大米饭味道,对大米的品质、口感、好坏了如指掌。
为了进一步提高“王家贡米”的产量和品质,于2014年退休的陈定全,在之后的两年里,自费15万元跑遍广东、湖南、湖北等10余个省、市水稻育种科研单位,学习更新现代育种技术,收集优质水稻种质资源,一心想着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王家贡米”专用品种。
“虽然辛苦,但收获满满。”两年时间里,陈定全花光所有积蓄,从全国各地搜罗到30余份水稻种质资源,在自家承包田里开始水稻育种工作。
“退休了还下田种地,这人真不会‘享福’。”“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天天泡在田里,自讨苦吃。”……面对乡亲们的不理解,陈定全总是一笑而过,“如果能提升稻米质量和产量,这哪里是吃苦,简直是‘回甘’嘛。”
简陋的研究条件、上千次的失败,丝毫没有动摇陈定全研究育种的决心。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跌倒爬起,才有了后来的“王家贡米”。
星光不负赶路人。2017年,陈定全终于成功选育出了米粒细长、色泽晶莹、香气独特、口感舒适、清香带甜的“王家贡米1号”和“王家贡米2号”两个不同熟期的品种。
同年4月,在昭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昭化区特种粮油技术推广“陈定全工作室”,专门从事“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
不久前,昭化“王家贡米”2023年新品上市启动仪式暨“王家贡米”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会上签订了‘王家贡米’现代种业研发成果转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营销品牌推广三个合作项目。”陈定全欣慰地说,此举为下一步“王家贡米”的现代种业研发、品牌营销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稻田守望者” 让一粒“良种”开出“稻花香”
走进广元市昭化区“王家贡米”研究所,在恒温-5℃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里,20排水稻种质资源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架子上。
查看编号、形状、颜色……戴着老花眼镜的陈定全经常一忙就是2个多小时。这对于陈定全来说,却是常态。
2020年1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全国征集特色品种,陈定全看到了改良“王家贡米”的机会。
“如果要把‘王家贡米’抗病性提高,通过人工选育配置种子至少要15至16年,时间太长,耗不起,而航天育种,可大大降低培育时间。”陈定全说。
在陈定全团队的努力下,“王家贡米”1号、2号种子随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顺利升空,并在6月完成播种,10月完成收割。
目前,“王家贡米”的品种自给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育种、育秧、移栽全过程、全链条管理。
2021年,陈定全又与中国农科院863科技计划协作,在昭化区土壤微量元素资源稀少的条件下,率先采用生物技术攻关,生产出富硒等微量元素达到国家标准的“王家贡米”,提升了“王家贡米”品质品味。
时光不负有心人。如今,“王家贡米”品种培育成果显著,先后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全国十佳粮油地标品牌”“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稻渔米金奖”“中国富硒好米”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2023年,昭化区累计发展“王家贡米”5万亩,预计可实现产量2.5万吨,全年可实现综合产值近10亿元。
(王菲菲 四川经济网记者 侯东)